您好,欢迎来到食用菌销售振兴云商 !会员登录|立即注册 VIP服务 |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产地行情 » 正文

六安金安:废弃桑枝变成宝,小木耳成大产业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5-09  浏览次数:531
核心提示:岳师傅,我们去采摘节咯!你一起吗?你们先去吧,我陪他们把菌棒的活忙完。假期前夕,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十里果乡2024采摘季拉开序幕,喜欢热闹的岳
  “岳师傅,我们去采摘节咯!你一起吗?”

“你们先去吧,我陪他们把菌棒的活忙完。”

假期前夕,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“十里果乡”2024采摘季拉开序幕,喜欢热闹的岳乐考虑再三,还是决定守在刁岗村桑植菌类种植基地。最近进入桑枝菌棒制作的关键期,虽然大棚不缺人手,但身为技术员的岳乐还是放心不下,“现在每一个步骤,都决定了这一季收成。”

 

 岳乐在检查晾晒的木耳。人民网 胡雨松摄

桑枝菌类培育是个技术活,生长环境的温度、湿度等指标一旦有大幅度波动,菌类就极易停止生长。在刁岗村菌类种植大棚里,放眼望去,一簇簇的黑木耳长势喜人,成为村民眼中幸福增收的“致富花”。

作为江淮大地有名的桑蚕基地,刁岗村有超过200户村民都在养蚕卖蚕,全村有近2000亩桑树,桑蚕产业年产值巅峰期能突破500万元。

 

 岳乐在大棚内查看木耳长势。人民网 胡雨松摄

然而在前些年,随着蚕桑市场的不断变化,蚕茧价格跌入低谷,严重挫伤村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。“村里桑蚕产业远近闻名,但产业链短,只是单纯地养蚕,将蚕茧卖到苏浙沪市场,产业形式单一,抵御风险能力也比较差。”刁岗村村长吴世明介绍,由于桑树生长特性,每年村民都会对桑树枝进行两次修剪,修剪完的桑树枝就被随意丢在道路两侧,严重影响村容村貌。种种因素叠加,刁岗村“两委”决定给村集体经济再找一条新路。

2021年,刁岗村两次前往岳西县实地调研学习菌菇生产,带回了桑枝木耳的种植技术和销售订单,在专家指导下,刁岗村掌握了将桑树枝打碎作为菌棒制作材料的技术。“真是‘变废为宝’,一举两得!”吴世明说。

 

 刁岗村桑枝木耳有着稳定的销售市场。人民网 胡雨松摄

通过发展桑枝菌类产业,废桑枝得到利用,刁岗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,使用完的桑枝菌棒还可以被加工成有机肥,用于桑园、稻田施肥。仅是每吨400元的桑枝收购费用,每年就可以给桑农带来2500元左右的收益。吴世明掐指一算,过去一年里,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新高,这极大增强了刁岗村发展桑枝菌类产业的信心,未来还将尝试种植羊肚菌、榆黄菇、榆红菇、草菇、平菇等系列产品。

据了解,刁岗村将继续围绕桑枝木耳做文章,努力形成一片木耳带富一方的好局面,交出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刁岗新画卷。

 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主办单位:彭水县露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