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食用菌销售振兴云商 !会员登录|立即注册 VIP服务 |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今日头条 » 正文

热闻|“打野”圈卷起一股捡菌子风,医生紧急提醒:现在是野生菌中毒高峰期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6-21  浏览次数:129
核心提示:周末有去捡菌子的吗为了捡菌子我必须要去配个眼镜近日,成都悄然刮起一阵捡菌子的风,不少市民前段时间刚体会完挖野菜的乐趣,如今又开始热衷于捡菌子
  “周末有去捡菌子的吗”“为了捡菌子我必须要去配个眼镜”……近日,成都悄然刮起一阵捡菌子的风,不少市民前段时间刚体会完挖野菜的乐趣,如今又开始热衷于捡菌子。专门组织菌子团的“六月”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如今菌子刚开始出现,成都周边的量还比较少,所以组织的菌子团目的地大都在川西,“这个周末,已经有10多个人报了名,到时候会统一从成都出发,坐高铁到阿坝松潘去捡菌子。”
捡菌一时爽,食用需谨慎!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许婷表示,有毒的野生菌一般含有鹅膏毒素,不会被高温或油炸破坏,误食中毒后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,并尽快就医。
 
 
▲网友分享的捡菌子笔记
“打野”圈瞄上野生菌
组织者:成都周边少,目前多去川西捡菌子
今年春季以来,成都兴起一波“打野”热,每逢周末,成群结队的市民来到郊外,挖折耳根、找野菜。近段时间,野生菌相继冒出,这让“打野”爱好者有了新的乐趣,但是多数人很难分辨哪些种类的野生菌是可以食用的。
“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在青龙湖可以捡鸡枞,但是我去了之后从来没有找到过。好不容易发现几株菌子,也不知道有没有毒。”家住青羊区的龙宇女士对记者表示。
记者发现,通过网络搜索,能够看到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青龙湖、龙泉山、三岔湖等地捡到的野生菌的图片,多为鸡枞菌、牛肝菌、羊肚菌等,数量不多。
 
 
▲橙黄牛肝菌
也有不少社团组织者在网上征集捡菌子爱好者一起去“打野”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野生菌刚冒出一些,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,要到6月底左右,野生菌才开始大量冒出。
菌子团“了了青山见”的组织者“六月”称,成都周边的野生菌生长较多的地方一般在青龙湖、凤凰山、塔子山公园、锦城湖、三圣乡、龙泉山脉等地,“但是量还很少,要到七八月份,甚至八九月份才开始大量生长。”
最近一直有人咨询捡菌子,在考察了成都周边以及川西部分区域后,“六月”决定带团前往阿坝松潘捡菌子,“当地的野生菌资源丰富,我们基本能保证跟团的每一个人都能捡一筐带走,这个周末,已经有十多个人报名了。到时候会统一从成都出发,坐高铁到阿坝松潘去捡菌子。”
“路野青年”的组织者也表示,当前组织的菌子团主要是前往川西地区,远一点的比如阿坝州松潘县、理县,近一点的就是汶川。“本月底菌子才会大批量出来,采摘的野生菌都需要给领队辨别之后才能带回家,避免误食中毒。”该组织者表示。
 
 
▲羊肚菌
医生:普通市民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菌
据了解,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蘑菇种类有1万4千余种,我国已知种类估计在4千种以上,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仅1/4,具有药用价值的仅1/10。
如果不慎食用了有毒野生菌会有怎样的后果呢?网上流传着一句话“红伞伞白杆杆,吃完之后躺板板”,由此可见野生菌中毒的后果严重。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许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每年6月到9月都是医院接诊野生菌中毒患者的高峰期,患者食用有毒的野生菌之后,有的会出现腹痛、呕吐、拉肚子、胃肠炎、幻觉等症状,严重的可能会损害肾功能。
“野生菌品种繁多,外观类似,未经系统学习的普通人难以判别是否可以食用,容易误食有毒野生菌。”许婷说,“有毒野生菌通常是因为其内部含有鹅膏毒素,这种毒素十分稳定,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。”
许婷建议,普通市民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菌,如果一定要食用,应向专业人员求助。确认无毒后,采取正确的烹饪方式将野生菌做熟之后再食用。如果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,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,并尽快就医。
紫金山捡菌子走红网络,记者体验:高温采菇不易,经鉴定多数有毒
2023年,小红书上出现大量分享在南京紫金山采蘑菇的分享帖,帖文中网友晒图称在紫金山多处可采到鸡枞菌、见手青牛肝菌、鸡油菌等可食用品种野生菌,引来更多网友跃跃欲试。野生菌因味道鲜美而在西南地区极具人气,但同时不少人吃野生菌出现幻觉或致死的新闻也时有发生。7月13日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实地前往紫金山体验捡菌子,结果发现实际情况要比网帖中展现的情况复杂得多。除采集过程中充斥着安全风险外,记者发现的11种蘑菇后经专业人士辨别后发现6种有毒,其余蘑菇也可能存在与有毒蘑菇混淆的危险,不建议食用。
科普作者介绍:大部分均有毒
采集也需注意种群保护
记者将发现的蘑菇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传给菌类科普作者“赶尾人”,经过仔细辨别,他告诉记者11种蘑菇中6种有毒,其中记者采到的欧式鹅膏菌会使人肾衰竭,还有仅凭外观无法辨别毒性的种类。“赶尾人”告诉紫牛新闻记者,剩下没有毒的蘑菇也存在着不好吃或不好界定毒性的情况,“你采到的草鸡㙡鹅膏也是很危险的,虽然能吃,但是极易与剧毒的假褐云斑鹅膏混淆,因为外表几乎没有区分。紫金山上的蘑菇物种非常丰富,多样性非常好,但是好吃的很少,能比平菇好吃的都已经是凤毛麟角,没有必要冒风险采集”。
 
 
记者在紫金山发现的蘑菇(不建议食用)
“赶尾人”介绍,紫金山是一个生态非常好的地方,有着各种树种腐木也较多,孕育着丰富的蘑菇菌种,“南京发现的鸡枞为间型鸡枞,是白蚁种植的食物,其他季节长出来后白蚁就会把它吃掉,夏季它生长速度很快白蚁吃不过来的时候,就可以被采摘制作成为美食。南京发现的牛肝菌,据我们测序发现和云南那边的相似度非常低,也就是说如果生搬硬套,按照云南那边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和吃,也可能存在很大中毒风险。”
  
 
记者在紫金山发现的蘑菇(不建议食用)
“赶尾人”长期在南京地区进行菌类研究和科普,他告诉记者,今年因为雨水充沛紫金山上生长出了不少蘑菇,但也引来了不少人的采摘。对于采蘑菇变得火热,“赶尾人”也表示出不少担忧,“我们发现紫金山这个区域的蘑菇新物种非常丰富,大概有20%到40%的物种是未知的,在未来科研和国家要进行育种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。如果在被科学家认知发现钱遭到毁灭性采摘的话可能就直接灭绝了,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一件事。”
  
 
记者在紫金山发现的蘑菇(不建议食用)
记者注意到,在“赶尾人”的自媒体账号上,他还制作了不少科普视频教大家如何采蘑菇和避免毒蘑菇。“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,因为别人都在发采蘑菇,你不去科学介绍的话可能更多人被带偏。我通过讲蘑菇辨别和传播采集的方法把知识传播出去也是一种保护。”在相关视频评论下,他还会及时回答不少人的提问,为网友解答防中毒的知识。
 
 
记者在紫金山发现的蘑菇(不建议食用)
“赶尾人”表示,目前小红书等平台上有不少人晒出紫金山采到的蘑菇中,就含有毒性较强的蘑菇。“没经验的人尽量不要去采,因为我们实践中会发现有很多人,把其他的一些蘑菇当成鸡枞菌去采。例如大青褶伞是整个华南地区毒性非常大的一个蘑菇,每年中毒最多的案例都是把大青褶伞当鸡枞食用。”
 
 
记者在紫金山发现的蘑菇(不建议食用)
“赶尾人”告诉记者,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说,他更希望人们能像对待昆虫一样对待野生菌菇,如果在身边发现有毒的蘑菇就及时销毁,如果在自然中发现则用双眼去欣赏即可,尽量不去破坏原始的生态。
菌中毒还有“假愈期”
食用野生菌后半天没什么反应,应该就没事了吧?对于这样的言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宫冰表示,鹅膏中毒是有潜伏期的,一般在6小时以上,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没有明显表现,但在12至14小时左右,就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并很快消失,这种现象也被称为“假愈期”,患者以为症状过去就不要紧了,也不会积极到医院处理。可一旦中毒36至48小时左右,就会进入到肝衰竭、肾衰竭的阶段,此时就诊就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。所以菌中毒症状较晚出现更需额外小心,可能会有更高的致死率。
目前菌中毒没有特效解药,只能对症治疗,在第一时间进行胃肠道去污后,医生会根据不同脏器的损伤进行不同的处理。火炭菌中毒后,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透析,鹅膏中毒会引起肝肾损伤可能需要用上人工肝或者是血液净化等。省一院在救治野生菌中毒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除了传统的血液滤过、血浆置换、保肝等治疗,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运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,成功救治了多例鹅膏菌中毒致肝衰竭患者。
(来源: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、紫牛新闻、观海新闻、昆明发布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、春城晚报等)
 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主办单位:彭水县露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